项目名称: | 醇醚汽油迎战高油价时代的到来 | ||
项目类别: | 化工专区 | 项目类型: | |
公开日期: | 2009-07-14 09:20:00 | 截至日期: | 2010-07-14 09:20:00 |
内容摘要: |
醇醚汽油迎战高油价时代的到来
近期,国际油价一直在
75
美元左右波动,种种迹象表明,不排除摸高到
79
美元的历史纪录而冲破
80
美元的可能,石油价格的猛涨和动荡不定,对工业国家,对发展中的国家来说,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是可想而知的。油价高涨,如何面对?谁在高油价中获利?这其中是否有巨大的商机?
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很强
经济要发展,燃料不可少,石油则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工业越发达,对燃料的依赖性越强。数据表明,现代工业所消费的全部能源中,有
75%
以上来自于燃料,欧美国家有
85%
来自于燃料,只有
5~8%
来自于核能,
6%
来自于再生能源,比如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石油价格的被动,必然牵动天然气和煤炭的波动。以美国为例,每当油价上升,天然气和煤炭等其它燃料价格必然跟着上升。从纽约商品交易所价格变动情况看,
2002
年
1
月到
2004
年
5
月,油价涨了
3.1
倍多,天然气价格涨了
1.2
倍,煤价涨了
80%
,平均计算,主要燃料价格翻了一翻,而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明显放慢。高油价给中国现阶段带来了哪些直接损失?持续的高油价导致国内无序的燃料乙醇项目上马,而出现了“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局面,导致粮食价格上扬,饲料价格上扬,从而导致肉类食品价格的整体上涨,进而导致
CPI
指数上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
高油价时代已经到来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油价已经完全不可能跌回
50
美元以下了,石油价格的上涨绝对不是短期现象,而是真正的宣布高油价时代的到来!是什么原因催生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呢?
石油资源的相对枯竭是高油价的根本原因,资源少了,用的地方多了,无凝会打破供求平衡,所以涨价。
海湾及中东地缘政治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中东及海湾地区的产油量占世界油资的三分之一余,战争因素导致资源外运不畅。
期货炒作等投机因素本身也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因为无货或货源供应不足才有炒作投资的机会。所以,不能将高油价归咎于斯。
还有自然灾害、温室效应、初级产品价格上扬、粗放型的工业制造及汽车工业的发展等因素,也是导致油价上涨的原因。
一系列因素的“效应叠加”,必然导致高油价时代的到来,而且还可能产生新的更重要的其它因素,所以说,高油价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您乐意与否,我们已别无选择。
如何面对高油价时代的到来
高油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使有限的能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如何在世界能源市场抢得先机?
政策限价不是稳定油价的最好方法。近期三大石油巨头宫逼国家发改委,要求提高成品油零售价,国家发改委坚决不同意成品油零售涨价,其结果是三大巨头以设备检修为名,让其旗下炼油厂变相停产。这又不得不使得一部分民企“囤油待沽”,一部分民营加油站“无油关闭”。推测一下,如果国际油价再高位运行几个月,我们的油市会出现什么样的场面?其结果很难想象。
发展替代能源,调整石油市场结构。石油资源毕竟有限,总有一天必然会枯竭。因此,如何研发出新的替补油品已是当今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得到政府政策支持的有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由“陈化粮”转化而成。可以肯定,在总量和价格上该类产品不具备市场优势。国家正在积极组织力量开发“煤变油”技术,中国煤资源相当富有,该技术的成功将对石油市场结构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增加节能减排意识。当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党中央提出的“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和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节能减排”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一项惠及全民和子孙后代的事业。
石油储备应当多元化、战略化。石油储备应走多元化道路,应从实物储备、期货储备和资源储备着手。其中实物储备,国家各项战略储备油库正在投资兴建之中,期货储备工作刚刚开始,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开盘石油期货交易,笔者认为,除建立健全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及各项制度外,还应积极参与到更多的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和吸引更多的外资参与上海石油期货市场。笔者提出资源储备,觉得更符合我国国情,国家应以立法的形式有计划的停止内陆油田的开发,石油储备最省钱的办法就是让其继续呆在地底下。国家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去购买石油,地底下的石油资源始终是我们自己所有,一定时间以后,世界石油资源枯竭,油价攀高到绝顶高度时,我们再开发地下石油资源。这样算来,购买国际石油,将本国石油储备在地底下,恐怕比单一的外汇储备,国家收益会更大些。
合理开采海上石油资源,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争取利用境外石油资源。广阔的海洋深处蕴藏丰富的石油矿产,海洋石油一般在海洋盆地,且均不在近海海域。同样的海底油田又可能横跨多个国家,因而在本国海域先行开采油田,实质上是打开了公共油田的阀门,取得先机者必将取得更多的石油能源。因此,有必要加快海洋油田的开发而放慢内陆油田的开采,将更多的有效资源集中到海洋油田开采之中去。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石油资源市场的竞争,竞争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拥有权和开采权,其次才是技术的竞争,即炼油技术和深度开发技术的竞争。
醇醚汽油是很好的替代能源
醇醚汽油是北京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的科研成果,2006年9月通过成果鉴定。
利用催化燃烧技术,使石化副产品与大比例甲醇进行调合后,使之具备与化石汽油相同的使用效果。在专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其在汽油发动机里产生催化燃烧,从而使动力性和排放环保性更为优良的一种石油替代产品,称之为复合催化醇醚汽油。复合催化醇醚汽油的催化燃烧其实质是醇醚燃料的催化燃烧。
在立题研发的过程中,北京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仔细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路线、方案思路、实施效果和其中的共性问题,并立足于低比例掺和燃烧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清研利华公司在醇醚燃料领域的特长与领先优势条件,注重技术创新和实用性,重点在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和技术生产工艺上加以创新提高,从而提高整体技术经济水平。
将传统的热解燃烧改为催化燃烧。
现阶段国内推广使用的技术一般只是将甲醇与成品汽油进行物理掺和。因甲醇本身汽化潜热大,化学热值较汽油低很多,燃烧效率低。所以,如果不实行催化燃烧就达不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更加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同组份的醇醚燃料,在同一汽车里催化燃烧和非催化燃烧或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催化燃烧区别是很大的,其尾气排放和燃烧率是不一样的。同样,单一的催化燃烧和复合催化剂燃烧效果有较大区别。
充分利用并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由于醇醚汽油采用了复合催化燃烧技术,在保证醇醚燃料的动力、油耗及排放的前提下,提高了甲醇在产品中的比例,从而降低了产品中成品汽油及汽油副产品的比例,达到了充分利用和有效节约资源的双重技术目的。
无铅汽油的复合改性及催化燃烧技术成果的研制,符合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
[2006]1457
号文件精神,实现了大比例催化燃烧,是一种醇类燃料应用新技术。其产业化规模生产及产品的成功应用,是我国替代能源的新品种,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醇醚汽油制备线路可行,操作简便。产品经检测证明,全部指标符合企业标准(
Q/HDQLS001-2007
)和国家标准(
GB17930
)要求,该产品技术科技含量高,是我国石油替代产品中的又一新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煤资源相当富有,推广使用“醇醚汽油”,对调节石油市场结构、实施替代能源战略,替代部分石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将“煤变油”技术加以横向延伸,衍生出一种新型高科技产品——复合催化醇醚汽油。据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申同贺介绍,这种复合催化醇醚汽油不是简单的勾兑混配,及简单的在汽油中添加5%-25%的甲醇、乙醇燃料,它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的优势,在于先进的复合催化添加剂技术和实现了大比例催化燃烧。
复合催化醇醚汽油是利用甲醇做主要原料,经科学配比而成的。煤焦企业及化肥厂等都可以在设备改造后利用煤来生产甲醇,我国现阶段甲醇产量为2000万吨以上,如将设备和资源稍加优化,就可具备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如果将30%的甲醇有效利用到复合催化醇醚汽油项目上,可年产复合催化醇醚汽油1500万吨以上。按照每吨复合催化醇醚汽油成本比成品汽油零售价低1500元计算,每年就可节约资源折合人民币近225亿元。
醇醚汽油的产业化之路
复合催化醇醚汽油集甲醇、乙醇汽油之优点,它“扬长避短”,解决了甲醇、乙醇汽油的技术发展瓶颈,可与不同比例的化石汽油、乙醇汽油、甲醇汽油混合使用。它的问世,使我国的“
甲醇汽油与乙醇汽油的市场之争”,将走向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之路。
据悉,研发生产复合催化醇醚汽油的
北京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业从事替代能源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国发明协会理事单位、中国节能协会理事单位、全国市场放心重点保护品牌单位、国内首家建立的符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生物柴油企业。主要有“复合无铅汽油”、“醇醚汽油”、“合成柴油”、“生物柴油”等多项专利技术产品,并形成产业化生产。目前,在全国共有6个研发基地、11家产业基地,已有各类运营商、代理商和加盟厂家300多家,
每天复合催化醇醚汽油产销量达
3000
多吨,已有近
10
万辆汽车在使用该产品。
清研利华的发展目标是:在全国选择
500
家有诚信、有实力、有市场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百余家加盟加油站,共同开发复合新能源新燃料市场,共赢发展;建立“复合催化醇醚汽油”项目基地并投入生产;建立复合催化醇醚汽油、高清洁合成柴油、
QY
生物柴油等合成液体燃料自主知识产权数据体系。今年,清研利华正在进一步收购、合资本项目的加油站、中转油库;到
2008
年,提升合作层次,引进核心添加剂生产线并实现国产化;到
2010
年,引进国际资本,开办数十家合资加油站;之后开展资产重组,实施国际集团化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国内复合新燃料产、供、销一条龙体系的产业联盟,使其具备与现行中石化加油站雷同的盈利模式;建立中国利华能源集团公司,打造一支继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之后,国内的又一石油新燃料“航母”。
总之,
全新的产品上市,需要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国家应尽早制定复合催化醇醚汽油相应的国家标准。现阶段复合催化醇醚汽油参照使用成品汽油标准
GB17930
。建议在国家已经确定推广乙醇燃料的城市,进行甲醇、乙醇和醇醚汽油共同作为替代石油燃料的示范推广;使用、推广甲基替代燃料(包括甲醇、乙醇和醇醚汽油)的试点城市和示范企业,也应该享受国家对推广乙醇燃料的政策支持。政府各有关部门应通过数据优化,最终形成醇醚燃料及甲醇汽车的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并加强这类新产品的科普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合理消费该产品。
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是越来越少,而使用石油的汽车则是越来越多,无论你乐意与否,高价油或超高价油的使用时代已经到来。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应对“高油价时代”的最好办法,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之路,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新能源,寻求更多的“可替补”
能源。北京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复合催化醇醚汽油的研发成功和上市,是对现有石油市场的一个有力补充,对引领我国醇醚燃料行业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开创石化工业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
||
发布人信息 | |||
联系单位: | 清研利华 | 联系人: | 庄小姐 |
单位地址: |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14层 | 联系电话: | 010-68948826 |
邮政编码: | 传真: | ||
电子邮件: | dongdong200510@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