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
8
月
23
发稿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
RubberTech China 2012
)共吸引各种橡胶机械及配件展商
190
家,占展商总数量的
47%
,数量众多,阵容强大。
在众多机械展商当中,排名全球
30
强的
H-F
/德国,青岛高校软控/中国,飞迈/荷兰,大陆机械
/
德国,天津赛象科技/中国,桂林橡机/中国,贝尔斯托夫/德国,拉森特博洛/印度,大连橡塑/中国,益阳橡塑机械/中国,
Nakata/
日本,
LWB
/德国,北京敬业/中国,柯梅里奥
/
意大利,三贸机械
/
中国台湾,
Cimcorp /
芬兰,桂林橡胶设计院/中国,悉数到场,同时有由大连市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协会组织的大连展团,目前有
12
家
大连企业参团,及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公会牵头的
16
家
台湾企业展团,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
Ferdermachine
)将组织意大利橡胶塑料机械企业来访,这将为展商提供更多的外事商机,足不出户即可洽谈全球化战略。
此外,几家国外展商强势入驻,
LWB Steinl GmbH & Co. KG
,
Cimcorp Oy
,
Davis-Standard, LLC
,
ZF Friedrichshafen AG
,他们少有的选择了
36
平米以上展位,抢夺被国内展商或者合资企业霸占的观众眼球。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就像是一个世界橡机行业的缩影,我们可以从中清晰的看到中国橡机行业的发展步伐。
近几年,中国橡机工业生产连年飙升,销售扶摇直上,呈现井喷式发展之势,开始确立大国地位。从以下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近年来世界橡机格局的发展变化:
表
1
世界橡塑机械生产情况
年份
|
总产值
/
百万欧元
|
德国所占
比例
/% |
中国所占
比例
/% |
意大利所占
比例
/% |
美国所占
比例
/% |
日本所占
比例
/% |
2006
年
|
19983 |
24.4 |
13.5 |
12.2 |
9.1 |
8.7 |
2007
年
|
21257 |
24.7 |
15.9 |
12.7 |
7.8 |
7.0 |
2008
年
|
21985 |
25.3 |
19.0 |
11.9 |
7.2 |
6.0 |
2009
年
|
16903 |
22.6 |
23.5 |
12.1 |
6.5 |
4.1 |
2010
年
|
23347 |
21.0 |
29.3 |
9.6 |
5.4 |
5.4 |
从表
1
可以看出,
2006
年,德国占世界橡塑机械产值的比重为
24.4%
,为世界第一,比第二名中国高出
11
个百分点;
2010
年,中国比例为
29.3%
,成为世界第一,超过德国
8
个百分点。而意大利、美国、日本的橡塑机械制造业在全球中的比重都在逐年下滑。(资料来源:中国橡胶网。
2012.08.02
)
纵观橡机发展历史,
2004
年,中国橡胶机械行业销售收入突破
60
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
26
家企业销售收入达
45.7
亿元,同比增长
57%
;出口交货值
4.53
亿元,同比增长
171%
;产品销售率达到
99.2%
。
2005
年,中国橡胶机械行业的增长速度较
2003
和
2004
年的
“
井喷
”
式行情明显放慢,但利润持续增长,出口创汇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2006
年,中国橡胶机械
29
个主要单位实现橡胶机械产值
5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1%
;销售收入
52.4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8%
。以此估算中国橡胶机械销售收入达到
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
。
2007
上半年,中国
25
家主要橡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26.86
亿元,同比增长
17.4%
,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53.7%
,表明橡机行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
中国橡胶机械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还亟待加强,现有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且主要集中在硫化机、成型机上,在数量上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而实际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有较大潜力可挖。中国橡胶机械品牌意识及影响力不足也是制约其做
“
强
”
的一大因素,而且大多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较慢,此外,产品的售后服务更是软肋,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全球服务体系。
“
十二五
”
期间,橡胶制品将全面更新换代,这向国内橡机行业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商机,国内橡机还需进一步跟上和满足橡胶制品技术进步的要求,尤其要注重非轮胎橡胶制品橡机的开发,以实现和橡胶工业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