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 ![]() |
7月20日消息;本周商品市场做多情绪较浓,带动橡胶系品种整体显著走强。其中,天然橡胶期货(RU)价格持续上涨,合成橡胶期货(BR)价格先跌后涨,走势有所分化。
对于本周橡胶板块整体走强,国投期货分析师胡华钎认为,本轮涨势以宏观驱动为主、基本面驱动为辅。具体来看,一方面,政策面大力释放“反内卷”信号,金融市场预期转好;另一方面,外部环境持续改善,贸易摩擦缓和,橡胶市场的悲观情绪得到进一步修复。同时,下游需求逐步回暖,随着此前停产检修的轮胎企业陆续恢复正常生产,行业开工率持续回升。此外,国内外产区多雨天气加剧了短期供应扰动,泰国橡胶价格明显上涨,也对期货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在中银期货首席研究员彭程看来,当前橡胶下游需求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半钢胎开工率偏低,全钢胎开工率同比和环比持续上升。“本周国内轮胎企业半钢胎开工率为75.62%,环比上升3.0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12个百分点;本周山东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率为65.08%,环比上升0.5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2.19个百分点。全钢胎开工率稳中有升或源于重卡市场转暖。” 她称。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2025年6月,我国重卡市场总销量在9.2万辆左右(批发口径),环比小幅上涨4%,与去年同期的7.14万辆相比上涨约29%,整体需求保持韧性。
BR方面,广发期货研究所副总经理张晓珍认为,本周走势可分为两个阶段。“前半周受供应增加的预期影响,BR价格下跌;后半周随着商品市场整体走强以及RU价格强势上涨,加上成本支撑仍存,BR价格反弹。”她称。
尽管本周橡胶系品种表现偏强,但基本面的潜在隐忧依然存在。胡华钎表示,一方面,美国的关税政策尚未最终落地,6月中国轮胎出口量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反映出贸易摩擦升级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反内卷”措施陆续落地,下半年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可能走弱,这将压制下游需求。
从供应来看,当前全球天然橡胶已进入高产期,国内合成橡胶检修装置也在陆续重启,开工率逐步回升,整体供应压力依然存在。同时,中国橡胶进口量同比持续大幅增长,港口库存和社会库存缓慢增加,去化压力较大。
“从基本面来看,橡胶系品种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不足。”胡华钎说。
展望后市,胡华钎认为,需重点关注宏观政策是否会出现超预期利多,比如美联储是否提前开启降息周期、贸易摩擦能否缓和、“反内卷”能否扩大到能源化工板块等。
针对合成橡胶,张晓珍表示,短期成本支撑仍存,但随着供应提升,供需将逐步转向宽松,价格进一步上行的基本面驱动不足。“短期丁二烯橡胶有多套装置计划重启,同时,下游轮胎开工率上行空间有限,供需宽松态势将压制BR价格的上涨高度。”她说。
彭程认为,尽管供需形势短期偏紧,但需谨慎评估橡胶系品种的反弹高度。
“7月和8月是北半球的台风季,原料端出胶可能慢于去年同期,但供应环比抬升的季节性规律不容忽视。需求方面,美国关税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轮胎出口市场上方。”彭程表示,行业“反内卷”势在必行,这些因素在中长期仍会压制橡胶系品种的价格。
受访人士普遍表示,未来交易者还需密切关注台风天气对产区供应的扰动、欧盟EUDR政策等潜在的风险因素。整体而言,橡胶系品种正处于宏观驱动与基本面隐忧的博弈之中。
(来源:期货日报)